您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 > 质量文化 > 我与质量同行 > 正文

以质量文化推动后勤管理与服务升级

来源: 后勤管理与保障处
发布时间:2025-09-30
浏览:

乔新   姬鹏宇

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,西安文理学院党代会明确提出“建设高水平城市大学”的目标,将后勤基建服务保障能力提升纳入学校整体发展战略。后勤管理与保障处(基建处)以党代会精神为指引,紧扣“做硬保障、做优服务、做实育人”目标,将质量文化建设贯穿于管理、服务、育人全过程,通过制度体系优化、标准监管强化、服务设施升级、育人平台构建等举措,实现了从“被动响应”到“主动治理”的转型,为学校中心工作提供了坚实支撑。

    一、内强素质:构建精细化管理体系,激活内涵发展动能

(一)制度引领:完善内部治理架构

后勤管理与保障处(基建处)将制度建设作为质量提升的基础工程,以“规范化、系统化、流程化”为导向,构建“决策—执行—监督”闭环管理体系。近两年来先后制定修订《后勤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(试行)《后勤管理与保障处(基建处)贯彻落实“三重一大”制度实施办法(修改稿)》后勤管理与保障处(基建处)服务监督管理办法(试行)》等10余项制度文件,明确岗位职责、流程规范及考核标准,实现“以制度管人、按程序办事”。例如,建立服务质量考核机制,明确退出机制,倒逼服务单位提升质量意识。通过制度刚性约束,后勤管理从“经验驱动”转向“制度驱动”,治理效能显著提升。

(二)标准先行:筑牢安全与服务底线

1. 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 

我校化学工程学院合作建立食品原材料快检中心,每日对蔬菜、肉类等进行农残检测,筑牢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。以落实“两个责任”为重点,以“日管控、周排查、月调度”机制为抓手,对食品安全进行全面管控与各档口负责人签订《食品安全责任书》,明确任务,夯实责任。不断强化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,要求员工严格遵守工作制度,规范操作,持证上岗。坚持对食品原料实行大宗物资集采,配套实施食品留样、添加剂“五专”管理,实现从采购到售卖全链条可追溯。引入“互联网+明厨亮灶”系统,后厨监控接入市场监管局网络,师生可实时查看菜品制作过程,构建“透明化”监管模式。

2. 校园管理服务精细化保障体系 

建立“会、每日三检”工作机制,对照校园物业外包合同标准对保洁、绿化等服务进行量化考核。针对大型活动保障,制定“集中力量、强化细节、迅速响应”工作方案,通过提前介入场地清理、增设临时保洁岗等措施,确保活动期间环境质量。推行“网格化”责任管理制度,将校园责任区划分到人,极端天气和突发事件的环境保洁和安全隐患的排除工作能及时到位,确保安全。

(三)安全筑基:夯实运行保障根基

1. 坚守能源与特种设备安全底线 

加强特种设备管理,完成电梯、锅炉等年审及高压电力设备检测,建立操作人员持证上岗、定期培训制度,未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。建立水电气暖“24小时应急响应”机制,通过“校园保障电话+微信工作群”双渠道,实现维修诉求“接报—处置—反馈”闭环管理,应急维修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30分钟内。

2. 家属区安全升级 

实施家属区“智慧安防”工程,实现人脸识别门禁全覆盖,安装无死角监控摄像头220余处,有效提升住户安全感。针对电瓶车管理难题,增设充电桩120个、洗车机2台,划定集中停放区域,消除充电安全隐患。加强安全宣传及提示,每日进行消防安全巡检,定期开展消防演练,确保消防安全。

3.安全隐患治理

针对图书馆屋面构造梁空鼓、明德楼外墙瓷砖脱落等隐患,实施构造梁加固、防坠网加装等工程,拆除危险构件200余平方米,消除重大安全风险。在西铭六号公寓屋顶增设防护栏杆,解决衣物晾晒安全问题,同时优化夜间照明,新增路灯30余盏,校园安全指数进一步提升。

、外塑形象:深化服务育人理念,构建高质量保障体系

(一)设施升级:回应师生急难愁盼

1. 餐饮环境优化 

2022年暑期完成博雅苑一层餐厅改造,秉持“公益性非营利性”原则,改造后菜品价格低于市场20%,且引入智能结算系统提升就餐效率。2023年升级沁德苑三楼自助餐区,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基地餐饮窗口,通过环境美化、菜品创新,获得参训人员好评2024年沁德苑餐厅环境改造提升,融入关学元素,增设卡座就餐区,提升了师生就餐体验。

2. 校园基础设施焕新 

2022-2023年实施系列改造工程:完成高新校区6.5万平方米道路升级,构建了人车分离、人行步道,提升了师生通行的舒适感,为校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“道路风景线”。改造6号学生公寓管网及卫生间,更换上下水管网2000余米,彻底消除冬季供暖爆管问题。2024年重点推进西铭六号公寓改造,完成104间房间及公共区域装修,加装限位器、闸机等设施,为新生提供安全舒适的住宿环境。对图书馆三、四楼区域线路进行了改造,增加了照明灯具45组,插座212组。改造后用电安全得到保障,阅览环境得到改善。

(二)绿色校园:构建环境育人格局

以“景观留人、文化引人”为目标,实施校园绿化美化工程2023年建设文理连廊及微景观,打造雪松林、银杏林等“四季有景”的多层次绿化体系,校园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。推进节能型校园建设,启用水电收费管理平台,对所控区域实时监控、避免恶性负载通过更换LED照明、加装节水器具等措施,有效推进节能降碳工作开展节能宣传周、垃圾分类培训等活动,师生节能意识显著增强。

(三)服务创新:打造特色育人品牌

1. “温度服务”系列活动 

连续三年开展“节日送关怀”活动,端午送粽子、中秋送月饼,累计发放食品超2万份;为考研学生定制“暖心礼包”,包含文具、防疫物资等,惠及考生2000余人次。设立“三元爱心餐”窗口,一荤一素,米饭免费,切实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餐问题。

2. 实践育人平台构建 

开设后勤实践课堂,结合节能宣传周、疾病防控季等节点,开展垃圾分类实操、疾病防控讲座等活动,年均参与师生超5000人次。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出“校园生活指南”“常见传染病提示”等推文,线上线下融合打造“沉浸式”育人场景,后勤公众号关注量三年增长200%,成为师生了解后勤的重要窗口。

(四)沟通机制:搭建多元共治桥梁

在餐厅设立“即诉即办”投诉平台,公布相关负责人电话,用餐高峰期安排专人值守,确保师生意见能快速收集、快速处理。在“西安文理学院后勤服务保障”微信公众号设立“高校后勤投诉平台”,确保师生投诉建议渠道通畅建立学生生活意见建议信息联络员群、校园秩序管理工作群,第一时间了解师生诉求,精准、快速解决问题通过学生权益部、“青协”等社团组织等,不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,倾听学生心声,呼应学生诉求,形成“学生参与、后勤响应、部门协同”的共治模式。2023年以来受理师生建议200余条,办结率100%。

、提质增效:聚焦关键任务,保障中心工作落实

(一)新生入学保障:精准施策暖人心

2024年暑期,后勤管理与保障处(基建处)以“高效、安全、温馨”为目标,完成西铭六号公寓改造、图书馆线路升级、毕业生宿舍粉刷等10余项工程。为解决新生军训的洗浴问题,5天内将开水房改为洗浴区,新增40余个浴位并实现干湿分离,有效缓解军训期间洗浴压力;对新生宿舍进行深度保洁及甲醛清除,检测合格率达100%,获家长及新生好评。

(二)重大活动保障:彰显后勤担当

近三年,后勤管理与保障处(基建处)累计为各类考试、培训、学术会议等提供保障余次,均圆满完成任务例如2024年的军训保障中,通过延长供餐时间、设立直饮水点、校医院24小时值守等措施,确保参训人员饮食安全与健康,实现“食品安全零事故、医疗急救延误”。

(三)校园生活保障:贴心周到暖人心

所有快餐档口推出一元菜,免费汤所有面点档口免费加面,保证饭菜低价、足量,所有学生能够吃饱、吃好坚持基本大伙,全年不休,保证全校师生、工作人员在任何时间留守学校都能解决吃饭问题。在卫生所设置夜间门诊、文理师生就医专用通道,方便师生就诊。三年来,累计接诊各类门诊患者9万余人次,入院病人1200人次,圆满完成了全校师生的日常门诊及住院治疗工作。

    后勤管理与保障处(基建处)将以学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,质量文化建设融入后勤基建全领域,继续紧扣“高水平城市大学”建设目标,通过实践创新,努力实现后勤保障服务的跨越发展,为学校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
关闭